李义山的一字之争

恰逢知乎在争辩李商隐佛偈名诗《北青萝》,起因是有人问道:“世界微尘里,吾宁爱与憎” 中的「宁」字到底应作何解?1

有答者说应该念níng,意为「使……平息」,这样才符合「平平仄仄平」的韵,也有说应该念nìng,释为「岂、何、难道」,但如此一来,又无法解释何以失律。

最近对这两句诗稍有研读,略作一答,先拿市面上略可背书的疏注版本来说一说:

宁为何意

1、古籍整理编校大家金性尧在2016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《唐诗三百首新注》,将「宁」注释为「为什么」。

2、古文献整理出版专家邓启铜老师在《唐诗三百首 第2辑》(邓启铜 注释 / 殷光熹 审读)中,将「宁」注音为nìng,注释为「怎么」

3、专门研究二李的黄玉蓉老师在黄山书社2007年出版的《李贺李商隐诗选》里,将「宁」注音 为nìng,释为「副词,岂,难道」。

4、词学家宛敏灏先生、唐诗学家、李商隐研究专家刘学锴、余恕诚先生门下弟子沈文凡老师在2011年长春出版社出版出版的《传统文化普及读本·唐诗三百首》将「宁」注释为「何必」

5、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《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》编委会也将「宁」注释为「为什么」。

6、新闻出版总署指定的专业辞书出版机构─说词解字辞书研究中心2015年编著的《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学生版》,对「宁」的注释同上。

7、沪江大学教授、古籍注释学者喻守真在中华书局出版社1949年出版的《唐诗三百首详析》如是注释。

8、此处要特别推荐的是李商隐研究会副会长黄世中老先生的《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》,此书五大卷、350万言,全套11斤重,第五卷P3813-3817对这首诗有颇为详细的注释,遗憾地是没有对「宁」没有进行直接注释,但有引用前人章變的对末两句的句解。宁作何意,答案不言而明:

南北朝、唐宋诗词中这类求证性问句太常见了,有学者对《世说新语》、《颜氏家训》等古典文献做过统计,期待肯定回答或不需回答的问句(更多的是用作反诘句)在古文献问句中占了三分之一2,常用有语气副词“岂”、“宁”、“莫”等,杜甫诗中就经常出现:

  • 《咏怀古迹》有:江山故宅空文藻,云雨荒台岂梦思?
  • 《至德》有:近待归京邑,移官岂至尊?
  • 《哀江头》有:人生有情泪沾臆,江水江花岂终极?
  • 《兵车行》有:长者虽有问,役夫敢中恨?

其他作者的有:

  • 高适《燕歌行》:相看白刃血纷纷,死节从来岂顾勋?
  • 王维《西施咏》:艳色天下重,西施宁久微?
  •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?
  • 李白《白头吟》:但愿君恩顾安深,岂惜黄金买词赋?……
  • 覆水再收岂满杯?弃安已去难重回。

结论?已故文字语言学家徐仁甫在《广释词》中对「宁」的注释恰好代表了我的结论。

宁为何音

至于读音,既然「岂、难道」的释义有了定论,那「宁」是平声的结论自然可以随之敲定,这也与该诗的「下平十蒸」本韵格律契合,末句是「平平仄仄平」。

之所以上面这么多答主误入歧途,由音及义,根本原因是没有理解到李商隐生活的中古(隋唐)时候的「寧」和49年以后被简化的「寧」读音存在差异3

「寧」的各版中古拟音
「寧」的各版中古拟音

在隋唐时期,「寧」字作“岂、难道”的意思时,是平声,到了明代才变为去声。大陆49年以后简化「寧」为「宁」,在作「难道、岂」时音nìng,而在台湾,未简化的「寧」在作「难道、岂」时则读níng。4


  1. “世界微尘里,吾宁爱与憎” 的宁字何解? ↩︎

  2. 郭利霞著《汉语方言疑问句比较研究-以晋陕蒙三地为例》 ↩︎

  3. 汉典中寧的条目 ↩︎

  4. 凌晓雯《“宁”字读音考辨》 ↩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