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,或沉没

上月底,近三十年商誉老字号–博益图书忽然掷声,宣布结业。在书房寄售的书四月前将被全数回收,焚之一炬。消息甫出,全城皆惊,如同汇丰银行在旦夕间闭门大吉。旗下头号武丑马仔–马家辉戏称:「一出就大卖,但转头又即刻变身成绝版书。」南华作为,令人翻拎华星旧账,当初华星唱片歇业后仍持所有 disc copyright, 若想要购回继续献唱,买! 瘦死的骆驼临死前扮狮子大开口, 令华仔等一班银包鼓鼓的歌星都汗颜,拂手四散。

陈晓蕾致青文书店传奇老板罗志华有段悼文,「没钱吃饭、要到公共浴室洗澡、找到一家饭盒只卖十元,但要走很远……出版的<诗潮>没本钱,有人要买,才一本本地影印。然后因为很想很想可以登刊彩色的相片作插图,租了一架彩色的影印机。然后因为没钱给影印机公司,迫得清盘,执达吏直接便把大部份的书,拿去当废纸卖。然后因为没钱租大一点的货仓,给跌下来的书本活埋,大年初几,十四日后才被发现。 」西风独个凉,看完暗自怦然。

依稀记得,香港出版业,鼎盛时,有明窗、明报、天地、博益、三联、友禾、壹出版等群雄并起,大出版社各有宝器、台柱: 明窗有卫斯理, 天地有亦舒、李碧华, 友禾有班明星, 博益有班二线作家: 黄沾、林燕妮、蔡澜、严沁.但自从博益被SCMP收购那时, 书市已直下回落. 友禾提前走人,明窗、天地亦大幅缩水,台湾皇冠虽有叱吒过一时,终以收皮告返。博益历来湿碎薄利,八十年代后主推国外译着翻身,而今文艺招牌买少见少,风水玄学甚至 cookies 的邓丽欣、傅颖都挂名出写真,境况西风凉秋。新陈代谢,坊间当然亦不乏新生代,譬如近年猛打迈克、董桥等大牌的牛津大学出版社,此时人独食,终究静得寂寞。

狄更斯蒙洪开篇道,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,而这是个朋克调教莎翁的时代。John Cage的《4'33"》可以艺术,崑南《地的门》那头九页留白为何就是缡线。七十年代的素叶出版社,兼容并蓄地挖掘一系列写手。还有香港文学出版社劉以鬯主编,其中包括西西散文集的交河

新人“王”–王贻兴的横空出世。王在某刊与梁文道对谈时坦言自己当年食途遭困局,即便赢了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,书籍销量亦是秋后蚂蚱,五百本都卖不动。他决意不重蹈师傅董启章覆辙――专职写作而生活拮据,「做作家搵唔到钱!」。自此,娱乐屠市上就多了处卖狗肉的羊头摊位。半道出家的新人 “王”,因主持风格太浮夸作状而遭明眼人耻笑,被指鸡肋,并冠以「作状王―贻兴」。近来不知耻反后勇,又易辙与at 17成员卢凯彤打造新文艺节目《香港笔迹》,玩尽猫腻。粤剧名伶唐涤生,诗坛也斯,还有尊师董启章 ?

生硬作状或骑呢,恨不能在头上悬六块匾,“仁”、“爱”、“雅”、“谐”、“俏”、“俊”。宾客沙喉,他扮沙喉,成日串人玩人,多乞人憎! 最惨是从不带照妖镜,自以为好风趣,又靓仔又学识。十足「一朝得志,语无论次」做派。

意料中,王生托辞日理万机,无闲磨墨,该不会像城中某些名人找枪手吧! 早晚有时,「香港小姐」司仪为他空席以待,娱乐子民们早已厌倦了「精装追女仔式」的麻甩佬,今朝要寻找的是更衬身份的品味玩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