阻止Anki“自黑”的正确姿势

catalina一黑到底,连地头蛇微信都不得不服软,但真的好吗?

只能说,几家欢喜几家忧。对anki for mac版本 2.1.20 (47a1bf8b)而言,黑暗模式就是个迷。程序设置里尽管有dark mode选项,但实际上形同摆设。无论勾选与否,anki皆会随着系统的自动切换而切换。夜晚看anki,黑乎乎一坨,好不烦恼。

吃螃蟹与怕老婆

近来翻阅张茂鹏点校本的《齐东野语・沈君与》,有场嘴仗打趣得紧。

湖州有老秀才贾收,字耘老,好交游,嗜饮酒,家贫却坐拥水阁,隐居茗城南横塘上,景物清旷,别是人间闲世界。因而得苏轼交游,并赠米三石,酒三斗,又获佳句“青山来水槛,白雨满鱼蓑”。

吴兴东林的土豪沈君与,家饶于财,一时兴起给贾老送去几只螃蟹尝鲜,并遗诗一首:

Hugo v0.6.x升级那些事儿

从去年九月开始,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停留在Hugo v0.56,因为没搞明白Homebrew的回滚机制。自从托管给了zeit,在now.json的环境文件里完全可以自由控制版本,由此一发不可收拾,彻底放飞自我。想升就升,想降就降,不亦乐乎?

猎户星座

二零一八年某个冷肃的周末,北京什刹海公园里的人流目不暇接、熙攘如虹,一切依然像百年前林语堂笔下所描述的「苍古淳雅」,像张暖忻的三十年前拍的《北京,你早》一样富有烟火气。溜冰打趣的孩童,笑意盈盈的卖花老人,笨拙吁气的人群……

在这个不能再普通的冬日,朴树穿着Daddy Oh Daddy日系撞色毛裤,呼啦啦吹响了铃木Hammond PRO-44,中间暖暖的口风琴似爱液般又黄又刺激,灵魂很舒服地蠕动着,想起有个日文词异常传神:一发入魂(にゅうこん)。

将闲置ECS改造成Anki服务器

早前写了篇将本地机子转化为hugo本地服务器的心得:《如何快速导入Mac制作的anki牌组》 ,但此乃权宜之计,尽管可以提升速率,但代价是牺牲了效率,「治标不治本」。假想建一个能像anki稳定的端对端的同步服务器,方便又快捷,该多好。

Anki的官方服务器坐标在德国,由于周知的缘故,下行速度不太理想,不说大容积的牌组,就是数量可观的小容积文件,也够Anki喝一壶的了。且据网友反馈,anki是不提供超过250MB的牌组的同步服务,然而anki很多影音牌组都是以G来论的。

如此,将同步服务器放置在本地或者大带宽的内网就成为一个刚需。这个想法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了许久,终于按耐不住,将自己一个闲置已久的阿里云ECS改造成能响应PC端及手机端的anki同步服务器。

配置Anki的LaTeX环境

TeX(读作/‘laːtɛx/或 /‘leɪtɛk/)是最强大的文字排版系统之一,它被广泛地用来制作幻灯片、论文甚至书籍(早年网红垠神当年即以TeXpert-Tex布道者、Tex专家的形象出道)。

很多人认为TeX排版与Microsoft Office Word或类似软件的最大异同在于「非所见即所得」。实则不然,TeX的作者Donald E. Knuth曾形象地形容过 :

一个版面就像一个含有胶水(glue)的页面,然后每一个要排版的内容就是各种不同的 box,在这些 box 还没有固定正确位置时,都是可以移动的(胶水还没有干),一旦排版完成,胶水就干了,于是每个 box 的位置就固定无法再移动了,除非又从头再来。

如何快速导入Mac制作的anki牌组

这是个魔幻的春天,世界好像被分割成无数个平行空间,有人被病毒追赶,有人转向火线不放过点点星火;虚拟世界的“动森”,无人小岛的岛主们营造着最理想的生活;线上直播销售未曾停止过“煽动”;阳台上的歌声、琴声交织,自娱自乐的视频在云端漫布……

日升日落,同又不同的,每一天。

疫情信息混着谣言从四面八方涌来,几乎所有人从“日常”中暂停,不得不去重新认识周遭的世界,可能大到无垠宇宙、自然万物的息息相关,小到一草一木、甚至微观世界的点点生机——“尘埃与大山”不过只是瞬息的pov互换。

给孩子请个ai职业围棋老师吧

常忧虑如今的孩子沉疴在肩,校门口,一眼掠去,个个体不过半百斤,却负笈十余,步履蹒跚,且这还只是体格上的磨砺,精神上尚有数座“大山”压肘着孩童的天性,犹如芒刺在背。

家有一子,如有一劫。小夏今年才上一年级,每天晚上光做课内作业就要“奋战”到九十点光景,还不算课余的兴趣爱好。这学期,小夏除了一以贯之的古典吉他,又新添了足球、围棋等学业课,本以为可以偷闲,岂料授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起正课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单说围棋吧,一周虽仅有一课,但作业足足有 35 页,且都是打、吃、连、断、罩、地、收气、劫等变幻无穷的基本功训练,不免令人生疑,门下弟子是否有消咽之力。

好在小夏争强好胜,也就是所谓的上进。学棋伊始,天天拉我对弈,起初我也乐于奉陪,但渐渐棋力不支,疲于应战。小夏心生骄意,我意识到是时候请个AI名师出马了。